在上一篇中《沒有窗戶的房間該不該住?》中提到,如果要改善沒有窗戶的房間第一方法最好是牆壁開窗。而牆壁開窗其實有很多眉角地方要注意,如果開洞在承重牆上,會影響整棟建築的承重,一起來了解相關知識。
以台灣地震易發區,通常在建築時都會分三種牆,承重牆、剪力牆、隔間牆。由於術語背後理論相對複雜,因此全天候在此簡單說明。
承重牆的定義:
承重牆指支撐著從上而下的垂直載重力的牆體,接著力傳到地下的「基礎」,最後力量傳到四周「地基」。
剪力牆的定義:
又稱耐震壁,主要承受地震的水平力,通常設計為橫向、縱向平均佈置。而當剪力牆圍成一圈形成的RC結構,稱為 剪力核 作為建築耐震的核心。在設計上,剪力核內部主要是電梯間、樓梯間、廁所衛浴等垂直貫通的服務性空間。
隔間牆的定義:
隔間牆一般沒有承重、結構作用,主要用作空間分隔。通常會使用濕式土水(磚牆),或輕隔間 施工等方式。
rc牆、輕隔間又什麼?
RC是鋼筋混凝土的簡稱「(reinforce concrete construction)。R代表Reinforce—強化,C代表Concrete—混凝土,所以就是指含有水泥、砂、石子及鋼筋混合的鋼筋混泥土牆,強度高且不易拆除。
通常不論是剪力牆或是承重牆都多為RC 結構為主,其厚度約20cm以上。
輕隔間是為了改善舊時現時濕式土水厚重問題,利用輕量化材質打進較輕盈的隔間,現時有鋼製輕隔間 (乾式、濕式)、白磚牆輕隔間、陶粒牆隔間與木作輕隔間。
輕隔間牆厚度、輕鋼構與木作隔間牆約在 8-10 cm 左右。
怎樣判別牆面是哪類型可否拆牆打洞?
由於承重牆是經過科學計算的,如果在承重牆上打孔裝修,就會影響地基的穩定性。 如拆除承重牆體,在承重牆上開門、開窗、削薄承重牆體,不僅直接破壞和削弱了承重牆體的承載能力,而且也破壞了房屋的整體性和抗震性。如果一定要開窗戶,一定要在物業的同意下,請專業的施工團隊來操作。
最快最準確,當然是用當初建築師提供的「藍圖/設計圖」,請建築師出圖標示有結構作用的牆為何處,視開牆位置確認該牆面是否適合開洞。同時大樓需要裝修許可,也需要管委會同意。 一般來說,目前大樓比較少規劃承重牆成為隔間牆,因為使用者更動牆面的機率大,但不排除裡面會使用RC方式作隔間。
如沒有建築圖可以參考承重牆位置,可使用以下方法:
從位置來判別的是否為承重牆。
在以下這幾處的牆體幾乎都是結構牆,無法拆除:
- 大樑下的牆通常為結構牆不能敲。
- 廁所牆體因為大多會有垂直管道間,通常上下貫通形成建築中重要的剪力核,因此不能敲掉。
- 分戶牆(你和隔壁鄰居共用的那面)與樓梯等垂直動線相連的牆,以剪力核同理。
其次是可藉由敲擊聲、厚度判斷是否是實心的,可以區分出輕隔間牆。
其他不能開洞的地方
最主要不能擅自更動的地方就是樑柱。常見有人想把將樑洗洞讓空調管線、冷媒管等管線可以直接通過樑柱,但其實這樣會破壞房屋的結構。建議使用假天花來隱瞞管線,日後也容易修理。
牆壁開窗一定要請專業人士評估,亂開洞不只影響房間使用,更會影響整棟房子的結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