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日本《新建築》雜誌報導
與自然對話,共生共榮
坐落於台灣高雄市的這座辦公建築,圍繞著一棵約百年樹齡的芒果老樹而建。設計團隊沒有把這棵見證歲月變遷的大樹視為設計障礙,反而選擇與它共生,他們考量的不只是樹木的日照與通風,更在意樹木的健康與長久生長。於是,整棟建築像是向樹木致敬般,輕輕地、靜靜地環繞在它四周,不搶風頭,卻又相互成就。這座建築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空間,更是一個與自然共鳴的場域。
節錄自日本新建築雜誌
延伸閱讀:與百年芒果樹爺爺共生,耗時七年孕育,辦公建築基地誕生
光影流轉,舒適共生
1. 精準計算的樓板形狀
坐在二樓露台,俯瞰挑高的中庭空間,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,微風輕拂,讓人彷彿置身於戶外的樹蔭之下,為了保留這份自然的詩意,設計團隊經過反覆推敲與精密計算,讓每層樓板形狀都不盡相同,這些細緻的調整,不僅讓陽光恰如其分地灑進室內,也確保了芒果樹的日照需求,讓樹木和人在同一片天空下舒適共生。
2. 環境調節:風與日照
設計團隊充分考量高雄夏季南南東的主風向,在南側設置多處通風口,讓空氣自然流通,窗戶搭配可調節的折疊百葉窗,既能根據氣候條件靈活調節日照,又能營造出明亮而不刺眼的舒適氛圍。於是,無論是工作、會議,還是休憩,都能感受到自然流動的光影與微風。
節錄自日本新建築雜誌
科技與自然的融合,守護百年生命
1. 3D 掃描與樹木雷達
與百年老樹共生,不只是浪漫想像,更需要謹慎與科學的介入。設計團隊運用無人機進行 3D 掃描,精細地測量樹木的枝幹形態,並透過樹木雷達掌握根系分布,確保建築施工不會影響到這棵大樹的生命根源,更令人感動的是,他們還請來專業樹醫診斷樹木的健康狀況,細心呵護受損部位,像照顧長輩一樣,讓這棵見證世代更迭的芒果樹能夠長久存活。
2. 日照模擬,精準的光影設計
日照,不僅是建築設計中的一項技術指標,更是這棵百年老樹生長的重要養分。設計團隊進行了細緻的日照模擬,從太陽軌跡到全年日射量,精確計算光影變化,並反向設計簷篷曲線,以確保樹木在不同季節中都能獲得充足日照。
節錄自日本新建築雜誌
回歸自然的智慧
1. 自然通風與降溫
這座辦公建築並不倚賴冷氣維持舒適溫度,而是透過精心設計的窗戶與通風口,讓風自然地穿梭於空間中。樹蔭與樓板遮陽的效果,再加上百葉窗靈活調節日照,讓室內涼意自然流動,空調設定溫度維持在 28°C,既節能又舒適,如同在樹下乘涼般的愜意。
2. 雨水回收系統
最令人驚喜的是,環繞芒果樹的螺旋樓梯,不僅是充滿詩意的步行體驗,更肩負著引導屋頂雨水至樹根的功能,這座建築設計了完整的雨水導流系統,讓自然的雨水滋養百年老樹,如同生命的循環,溫柔而持續地灌溉這片與人共生的綠意空間。
節錄自日本新建築雜誌
人與自然的對話,共生的詩意空間
坐在三樓會議室,透過內部露台望向休息室,陽光斜射、光影流轉,彷彿時間都慢了下來,二樓的畫廊空間則設計成風可自由穿透的半戶外場域,讓人感受到自然流動的氣息,設計團隊在這裡創造的不只是功能性空間,更是一種生活態度。
節錄自日本新建築雜誌
共生之道,未來典範
這座位於高雄的辦公空間,成功實現 ZEB 零能耗建築的目標,也展現了人與自然共生的設計智慧。從 3D 掃描樹木、精密計算日照,到自然通風、雨水回收,無一不彰顯出設計團隊對自然生命的尊重與關愛。
在這裡,建築不再是與自然對抗的堡壘,它讓人們在工作之餘,也能沐浴在樹蔭與光影中,重新找回與自然連結的感動。這不僅是東南亞高溫潮濕氣候條件下的環境建築典範,更是一種未來生活的啟示。
當建築開始尊重自然、與自然共生,人們的生活也將因此更加和諧、美好。
全天候服務流程>> 貼心專業的4+3流程
快速了解全天候>>所有特色一次看
氣密窗價格及估價>>最新行情告訴你
全天候隔音雙層窗>>真正一體成形雙層窗
全天候無障礙落地窗>>樂齡窗守護家人